———— 发布时间:2024-09-17 编辑:九游会j9官网ag 阅读次数:————
江苏省苏州市所辖的太仓市和昆山市是当地重要的肉牛屠宰基地,春节前夕,记者在这里调查时发现了一件怪事,当地的一些屠宰场把宰杀后的牛肉分成两种,一种叫“干货”,另一种叫“水货”,其中“水货”占了不小的比例。
在太仓市浏河镇最大的一家屠宰场,老板告诉我们,他这里“干货”很少,主要加工“水货”。生产“水货”要经过两道特殊的工序。在屠宰间里记者看到,工人把牛宰杀后没有马上进行剥皮、净膛和分割,而是在牛肚子上划开了一道口子。在宰好的牛的旁边还放着很多水管。
工人说,这些水管是用来冲洗车间的,然而记者注意到,工人把带铁管的水管了牛的肚子里。
记者发现,刚宰杀的牛四肢本来是蜷曲着的,但经过“洗肚子”这道特殊的工序,开始慢慢伸直,最后变成了四脚朝天,肚子也胀得圆滚滚的。工人告诉我们,除了“洗肚子”外,这些牛还要“洗牛血”。
原来,所谓“洗肚子”和“洗牛血”,实际上就是给牛注水,增加牛肉的含水量。一头300公斤的牛,经过“洗肚子”和“洗牛血”,牛肉里能含有60公斤左右的水。
工人告诉记者,在当地使用“洗牛肚”、“洗牛血”的方法给牛注水的屠宰场不止他们一家。
在这个院子里记者意外地发现,负责屠宰卫生检疫的花桥镇畜牧兽医站也设在这里。现在正值上班时间,但畜牧兽医站的办公室里面却不时地传出搓麻将的声音。
按照国家《牛羊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的规定,牛在宰杀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对检验合格的产品加盖“检验合格章”,但是在这两家屠宰场记者看到,牛在宰杀后畜牧兽医站没有进行任何检验检疫。
在苏州记者先后对太仓市浏河镇和昆山市花桥镇、淀山湖镇的六家屠宰场进行了调查,发现这几家屠宰场每家每天的屠宰量一般在20头左右,宰杀时无一例外都要给牛注水。
太仓市浏河镇这家屠宰场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加工的注水牛肉在5吨左右,主要卖到上海,不过没有销往市场,而是卖到了上海市动物园。
这些注水肉真的是卖到上海动物园了吗?为了进一步了解实情,记者搭上了这辆运送注水牛肉的汽车。记者发现,车上虽然拉的是注水牛肉,但当地有关部门出具的各种检疫手续却照样齐全。
司机告诉记者,这里是上海市洋桥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中心站,太仓、昆山的牛肉进入上海都要在这里办理检疫手续。记者发现,这个动检站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对牛肉进行检疫,而是车门都没有开就给司机盖了检疫合格章。
运送注水牛肉的汽车穿过上海繁华的市区,最终没有去动物园,而是直接来到了上海市的一家肉类批发市场———曹安批发市场。
记者注意到,在批发市场的入口处设有肉类卫生检查室。按规定,牛肉必须经过市场的肉类卫检室的检测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但是这一车注水牛肉没有经过任何检测就顺利地进入市场,摆上了摊位销售。市场里负责卫生检疫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只看屠宰、运输过程中的检疫证明,只要有证明,他这里就让销售。
业内专家胡铁军表示,肉类注水危害是比较严重的,首先是大家都能看明白的,以水顶肉,用水卖肉的钱,第二是注水会破坏肉的组织结构,鲜肉完全失去了鲜肉的品质和风味。最严重的,它可以把各种寄生虫、致病菌带到肉里面去,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个危害是很大的。
如何辨别是否注水肉呢?胡铁军说,第一个是看,从外观的颜色注水肉颜色暗淡,在注水肉的货架的下方有一些血水,正常的保鲜肉它的颜色是正常的鲜红色,表面比较干燥,没有汁液流出;第二个是按,注水肉按压下去以后,没有弹性,不能迅速恢复,而正常的保鲜肉按下去之后有很好的弹性,能恢复;第三就是割,我们用刀将注水肉割开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汁液和血水流出,而正常的保鲜肉在割开它的切口时候,没有汁液和血水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