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9-14 编辑:九游会j9官网ag 阅读次数:————
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肝内脂肪含量低于10%为轻度,10%~20%为中度,20%以上为重度。
可不要小瞧脂肪肝,它不像病毒性肝炎那样来势汹汹,但是长年累月的侵袭,看似无害的它也可能暗藏杀机。如不重视,脂肪肝也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研究显示,脂肪肝10~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肝硬化多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中, 其中40%~62%的人在5~7年内出现并发症,如肝细胞癌等。
肝活体组织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的金标准,将肝组织切片染色,若在显微镜下出现5%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就可诊断为脂肪肝。
不过,肝活体组织检查需要穿刺,有一定的不便性。腹部B型超声可根据肝脏前场回声增强 、远场回声衰减以及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等特征诊断脂肪肝,方便、价廉、 无创,是目前诊断脂肪肝和监测其发展过程的首选。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脂肪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不想再在体检单上看到脂肪肝,小U推荐你这样做:
要注意荤素结合、膳食结构合理,避免顿顿大鱼大肉、天天夜宵零食以及把糖饮料当水等不良习惯。当然,过度节食也不可取。身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就会调动其他地方的脂肪、蛋白到肝脏转化成能量进行补充,这就是有些“瘦子”也会得脂肪肝的原因。
平日应酬不少,切记不要贪杯。酒精在人体的代谢主要在肝脏内进行的。乙醇进入肝脏后会代谢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除了直接刺激、损伤肝细胞外,还可激发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而造成对肝脏的间接损伤。如果肝不好,尽早戒酒才是正道。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晚睡、打鼾、白天打盹超过30分钟的人,得脂肪肝的风险分别增加37%、59%和17%。当下,国人的睡眠质量堪忧。《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近3/4的受访者曾受到过睡眠问题的困扰。虽然小U也在加班写稿子,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熬夜哦,保持健康的作息哦。
面对难得的假期,不少人会选择“暴睡”,这样非但不能使身体得到休整,反而会影响健康。出门散散步,活动活动筋骨,做做有氧运动,慢跑、快走、太极、瑜伽、骑自行车、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
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代谢,用药不当很容易加重肝脏负担。在选用药物,尤其是一些没有标识的保健品、美容品时,更要慎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体检都像大考,让人心惊胆战,但是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家族史的人,更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健康检测,以便尽早发现脂肪肝,采取相关措施。
通过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很多人的脂肪肝都可以逆转。但是,一些中、重度的脂肪肝患者,或者伴随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甚至手术的帮助。这时候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3] 范建高, 庄辉等.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8-25.
[4] 潘启超,谢青等.认识肝炎,知行合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28.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J].传染病信息,2018,31(05):393-402+420.